一、成为麻省理工教授条件
1、(1)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3、(3)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4)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除此以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
二、请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条件是什么
1、高中课程准备:
麻省理工以理工著称于世,对学生理科成绩要求较高,要求学生高中至少学习过以下课程:
Four years of English:该项对国际学生无意义,TOEFL说明一切;
Mathematics, at least to the level of calculus:数学,包括微积分
Two or more years of history / social studies:两年以上的历史或社科学习,对中国学生无意义,该项要求的是美国历史
Biology:生物
Chemistry:化学
Physics:物理
按中国高中教育的现状,中国高中的理科生、文科生实质都能满足上述要求,没有高中课程门槛。
2、标准化考试:
以下三类考试组合,国际学生必需每类选一参加考试:
托福最低要求90分,学校建议最好有100分以上,入学新生托福平均分为109分
(2)SAT单项均分:阅读:680-770;数学:750-800;写作:690-780
(3)ACT:综合均分32-35
(4)除常规申请(RD)外,麻省理工还设有EA申请方式,截止日期为11月1日,预计12月20日出录取结果,按2013年的录取情况统计,EA录取率高出常规录取约2个百分点。常规申请预计3月20日出录取结果
(5)麻省理工没有设置最低的GPA分数要求,但建议不要低于3.5分
麻省理工的申请材料清单如下:
1、学校申请表
2、申请费:$75
3、教师推荐信:两封
4、高中成绩单:School Report
5、标准考试成绩:见上表,常规申请最晚不应晚于1月份,EA申请不应晚于11月份考出成绩
6、面试:由学生申请参加面试,学生必需在12月10日申请面试。
三、麻省理工几本
1、麻省理工不是一本或二本大学,而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多种学生身份并且均具有高水平的教育与研究质量。
2、MIT的学生有两种不同的身份:学院生和技术学院生,他们的入学标准、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3、学院生是MIT的本科生,入学难度非常大。能够进入MIT学院的学生在全球的高考考试成绩中大多数都能排在前5%。除此之外,学院生还需要经过校方多重考核,包括个人才华和英语交流能力等等。相对而言,技术学院生的入学门槛较低,更像是一个技术学校。
四、麻省理工公开课怎么看
要观看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开课,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1、通过MIT OpenCourseWare(简称OCW)观看。在该网站上可以免费观看MIT公开课的视频、课件、讲义等课程资料。
2、通过YouTube观看。
以上就是观看麻省理工公开课的方式,您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五、麻省理工王牌专业
1、麻省理工的强项专业有:电子工程、机械工程 、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建筑学等专业。
2、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系是最知名、申请人最多和最“难读”的学系,并曾连续七届获得美国工科研究生课程冠军,其中以电子工程专业名气最强,紧跟其后的是机械工程 。美国工程教育学会执行主任Karl Willenbrock曾经说过,“如果麻省理工学院忽然消失,国家安全堪忧。他们是工程的IBM。”
3、其余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建筑学也都非常优秀。近数十年兴起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也是麻省理工的强项,MIT的MLOG项目已多年在全美排名第一,借助MIT在在制造业和交通领域的优势,MLOG汇集了供应链和物流领域最权威的师资力量,并和世界五百强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4、此外,MIT斯隆商学院的MBA项目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是美国极富盛名的“魔术七大”(M7)顶级商学院成员之一,尤以创业课程和创业文化著称。以下是具体专业设置。
5、学生学制:
6、全世界优秀的学子云集于MIT,就如他们一位教授说的“就是再优秀都还不够优秀”。在这里紧张的理工科学习被誉为“高压锅”,新生们第一学期上的课都不给以字母表示的成绩,只给打“通过”或“不通过”。这无疑是校方尽力想给学生们缓解点压力的结果。
7、在3S,即Study(学习)、Sleep(睡觉)、Social activities(社会活动)中,一般的MIT学生只能做到两个,如果有谁三个都能做到那就是一个“超人”。MIT的学生必须拿满360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在繁重的学习中,学生们在“夹缝里求生存”。
8、可以看到在跑步机上有人边跑边看,“24小时房间”有着看书、查资料和小憩的人,MIT的学生读起书来不管时间,睡起觉来也不管空间。学生入学后学习的刻苦程度也属罕见。但即便如此,MIT学生在入学后四年内的毕业率却是92%(全美排第三名)。
9、在美国东北部漫长的冬天里,在枯燥的校园中,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一些学生情绪陷入低潮,对学校也是爱恨交加。“我恨这个该死的地方”,据说这是MIT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