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曲作家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

圆舞曲作家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

一、圆舞曲作家

1、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

2、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五百多首乐曲,包括圆舞曲、进行曲以及其他音乐体裁的乐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春之声》等曲目最为著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由此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

二、蓝色多瑙河欣赏解析

1、乐曲赏析:

2、此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3、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

4、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5、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6、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7、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三、蓝色多瑙河听后感

  听的时候,闭上眼睛,躺在椅子上。。。。。。随着轻快的旋律,万物复苏,我看到一座小村庄在雾色中若隐若现。太阳徐徐升起,公鸡啼鸣,唤醒了村庄,唤醒了村民。美丽温柔的少女来到河边洗衣;妇女们升起了炊烟;小伙子们喂马;孩子们唱起了动听的歌谣,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蓝蓝的多瑙河在欢笑,自己仿佛真的身置横穿欧洲大陆的多瑙河畔,每年元旦受到世界所有音乐爱好者关注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演奏这首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且配有象模象样的芭蕾舞,那舞者无论男女,身材之漂亮,舞姿之美妙,真是无以伦比。只不过,舞者们不是在舞台表演,而是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或茵茵草地上,她们是那样的漫不经心和自由自在,真让人觉得她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自我欣赏与陶醉。也不知道,她们是如何与金色大厅里的乐队进行配合的。宫殿也许有音响设备,而草地上呢?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是向全球直播,舞与乐在不同空间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真是一绝。一条河,不知每年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要流淌多少次,尤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流得最惹人注目与酣畅淋漓。此河在不同指挥手上,流淌的速度与散发的气息,细细分辨还是有区别的。日本的小泽征尔指挥棒下的“多瑙河”,流得轻盈而又随意,那荡起的涟漪极其生动;法国的马泽尔指挥棒下的“多瑙河”色彩真好,蓝色基调上有暗红有金黄有青紫,扑朔迷离得很;印度的祖宾·梅塔指挥棒下的“多瑙河”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它洒脱、放纵,漫漶,直奔天边……。同一首乐曲,不同的演译就有不同的艺术效果,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从我音箱里奔腾出来的“多瑙河”不知在何时在何地谁人指挥哪个乐队演奏的,河的流速、色彩、性格好像都不是特别突出,只是有那么点意思罢了——这是一条欧洲的多瑙河,且是蓝色的。  音乐绵绵不断,我又看到村民们开始了各自的工作:工厂里,男男女女正在共同劳作;学堂里,孩子们正在认真地学习;街道旁,老人们坐在一块儿谈笑风生;教学里,虔诚的教徒唱起了美妙的圣歌。  激昂的乐声响起,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图案。人们纷纷划着小船,哼着小曲儿,荡漾在多瑙河上,惊起了河畔的水鸟,鸣叫着飞向河的尽头,人们的欢笑却久久地在多瑙河上围绕!  《蓝色多瑙河》那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旋律一直令我充满遐想:多瑙河这个激起无数艺术家灵感,孕育了欧洲深厚文明的河流有着多么神奇的色彩,走过沿河那些充满浪漫情调的民族地域,看过那些历经沧桑风雨的名城,能找到的或许只是些美丽多瑙河那稍总即逝的侧影;能听到的是《蓝色多瑙河》那迷人旋律的回荡乐声。  《蓝色多瑙河》的引子,犹如朦胧晨曦;清晨多瑙河渐渐从睡梦中苏醒,顿时大地一片灿烂。接下来的5支圆舞曲,时而如磷光闪烁,清秀绮丽,时而似水声潺潺,晶莹剔透;时而像碧波荡漾,明澈沁心;时而如浪花飞溅,欢腾雀跃;时而又似怒涛拍岸,雄浑壮阔。啊,这条欧洲的母亲河时时刻刻流淌在人们心间。它幽蓝、清澈、舒缓、温婉、激越,轻轻地抚慰着人们的心灵,激发着人们亲近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像多瑙河一样永远奔腾不息。正因如此,《蓝色多瑙河》,成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奏的曲目。约翰·斯特劳斯的名字也随着《蓝色多瑙河》的流淌不息,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永恒的记忆。蓝色的多瑙河水已随着每个新年的第一声钟响流进了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心中。  音乐缓缓地消失,但我的脑海里的仍浮现着蓝蓝的梦幻。人们向往的、憧憬的不正是这种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吗?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

四、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资料

1、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分再现前面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2、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3、序奏:音乐以A大调徐缓奏起,好似黎明曙光拨开河面薄雾,唤醒沉睡大地,翻起多瑙河水波,连贯优美、活泼轻盈,象征黎明的到来。

4、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人们在多瑙河畔翩翩起舞,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主题B轻松明快,让人们感到春天来了。

5、第二小圆舞曲:描写阿尔卑斯山下的姑娘们欢快起舞,色彩动人。D大调的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感觉;转为降B大调后,优美委婉,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

6、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呈现狂欢的舞蹈场面。主题A优美典雅、端庄稳重,主题B具有流动性,加强了舞蹈性,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7、第四小圆舞曲: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

8、第五小圆舞曲: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温情,主题B则炽热欢腾,形成全曲高潮。

9、尾声:分为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迅速在热烈气氛中结束;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依次再现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主题,最后在疾风骤雨的狂欢气氛中结束。

10、  

11、  

12、  

13、  

14、  

五、多瑙河之波圆舞曲原唱

1、原唱:Various Artists。

2、《多瑙河之波圆舞曲》,是一首管弦乐曲,作于1880年。后被改编为钢琴曲、声乐曲等。本曲曾在1889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作曲奖。 1902年,本曲在日本被填以歌词,名为 《朦胧月中春之夜》,成为日本歌曲并传唱。

(13110)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686ak.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